多学科联合引领乳腺癌治疗新格局

2022/08/31

第二届天津国际乳腺癌大会顺利召开,郝希山院士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分享前沿观点。 

随着乳腺癌发病趋势的不断攀升,乳腺癌在肿瘤领域中受到的关注也不断提升。2022812日,第二届天津国际乳腺癌大会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群贤毕至、大咖云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担任名誉主席,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陆伟、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郝继辉担任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尔卫、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等数十位领域内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作专题发言。 

医学界特别采访了本次与会的专家,请他们就肿瘤领域发展方向、乳腺癌的诊疗新规以及天津肿瘤领域特色经验等分享见解。

攀登乳腺癌领域新高峰

郝希山院士回顾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在肿瘤和乳腺癌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展望了学科未来的工作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郝希山院士表示,天津是我国肿瘤学科的发祥地,在我国的肿瘤事业发展历史中占据了多个第一”——天津市肿瘤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肿瘤专科,承办了第一届全国临床医师肿瘤进修班,创立了第一家肿瘤学术杂志、第一个学术组中国抗癌协会,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以乳腺癌为中心的多学科诊治防一体化的乳腺癌中心。除了在国内积极推进肿瘤医疗事业,郝院士作为国际乳腺疾病学会的常务理事会主席,还多次代表我国乳腺癌团队在国际上进行学术交流,参与国际乳腺癌指南的编撰,并组织国内建设国际化的乳腺癌标杆性乳腺癌防治工作,努力提高我国的乳腺癌防治水平。

正是在肿瘤领域全方位的耕耘使得我国有了比肩世界的肿瘤诊疗经验,制定出独立于西方标准的、适合我国女性生理病理特征的《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郝希山院士指出,这部指南是我国第一个给政府提供全员可实施、医保可覆盖的乳腺癌入院筛查的科学依据,对我国实现乳腺癌早筛早诊早治、提升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郝院士提出,利用基因检测、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规范化乳腺癌防治方案,优化我国乳腺癌诊治水平,特别是提升高危家族筛检诊治能力,是当前我国乳腺癌防治工作的重点。

最后,郝希山院士回忆了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深远的朱宪彝、金显宅等老师,表示将继续传承老一代学者的严谨治学、创新敬业的品质,遵照习总书记守正创新的指导思想,勇于创新,不断攀登,为实现我国肿瘤医学自立自强而继续奋斗。